<1>《待大道花开》由只写一点点所撰写,这是一个不一样的故事,也是一部沈迈,历史古代,历史全篇都是看点,很多人被里面的主角沈迈苏博约所吸引,目前待大道花开这本书最新章节第18章 回鹘国,待大道花开目前已写11.7万字,沈迈,历史古代,历史必入小说推荐

一、作品介绍

《待大道花开》小说是网络作者只写一点点的倾心力作,主角是沈迈苏博约。主要讲述了: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大木国西北的黑石城自立称帝,让朝野各有识之士开始人心思动。期间有人想力挽澜、有人得过且过,各人都有自己的理由。一代圣主不免英雄迟暮,一代开阔者终成保守派,如何跳出历史的怪圈是每个人都思考的问题。 由一群以赵仲针为主的革新派开始努力实现自抱负,他们将在行...

二、书友评价

作者大大的书籍还在推荐中,读者很喜欢这本书,但是还没有评价哦!

三、热门章节

第9章 仲针运险

第10章 陵温辩经

第11章 学者交流

第12章 帝师出使

第13章 见众生

四、作品试读

押解赵仲针的军官,行至榷场后,便把他们交到驿丞手中,让其好好审问,看是否有叛国嫌疑。

榷场驿丞叫王伦,科考屡试不中后,凭借家族的荫封(古代一种制度,父母辈亲戚做了品阶高的官员后,可以给后代补一个入门位置的官吏身份。)在榷场做起一个小主簿,后因为表现突出,而被提拔到驿丞的位置。

王伦喜欢舞文弄墨,尤其在读过苏博约的文章后,更是爱不释手,心里已把他当成偶像,家里和办公的地方,都挂满了摘抄自苏博约文章内容的名句,只要得闲,他就会对着这些东西发呆,长此以往,整个榷场都掀起了学习苏文的风气。

赵仲针三人被关在室内,等待王伦时,也在墙上发现了如此玄机。

赵仲针见苏博约一脸得意之样,风趣的说:“苏兄,等下千万不要马上就展示真实身份,怕对方会激动的晕倒过去!”

沈迈也想借机打趣苏博约一番,便喊来门外的一名守卫,他恭敬的说:“这位小哥,敢问墙壁上挂的,可都是当朝大才子苏博约的文章!”

小哥听后,不屑的回答:“你们也懂这个?驿丞大人对苏校郎(校书郎职位的简称)的文章,每篇几乎都已倒背如流,你们若是想借机攀附,没有一点真材实料,很容易露馅的!”

沈迈假装一脸惊喜的说:“我也对苏博约佩服的五体投地,对他的事迹更是如数家珍,绝对不逊色于你们驿丞大人!”

小哥看沈迈反驳自己,很不服气的说:你肯定不若我家大人般热,你知道吗?有次驿丞大人得到一篇苏校郎的新文,反复读到深夜,不肯听妻子劝告去入房休息,妻子恼火后,便质问驿丞:你是要我,还是要苏校郎!你们猜猜看,驿丞大人他是怎么回答的?”

赵仲针忍住不笑,很是正经的说:“肯定是选择家人吧?”

小哥哈哈一声,大声说:“错了!他直接说肯定是要苏郎,立马就要给妻子写一封休书!”

苏博约一脸震惊,摇头叹气的说:“不值得,不值得!”

小哥想起了自己的本职,准备出门,想了一下后,又走进来说:“你们都是的大丈夫,不考取功名也罢!难道不能动手开垦田地,养活自己吗?何必干如此勾当,还说为苏校郎不值得,真是白白浪费粮食!”

沈迈本来是想寻苏博约开心一下,没想到三人反被一个守卫训斥一番,但又不能反驳,只得相互苦笑。

过了一阵后,驿丞王伦终于到来,他上来便直接挑明利害说:“今天你们必须从实招来,不然真的被送到军营里,就算能活着出来,也要脱一层皮!”

赵仲针回答说:“雄州榷场内,来往两地的商人和牙人(鉴定货物真假和数量)众多,你可以随便让他们辨认,我们之前可是从未出过边境的!”

驿丞想了一下后说:“那要辨认到什么时候,这个方法不行,换个!”

赵仲针继续说:“我们是从京城方向而来,但此行目的必须保密,你可以书信向雄州知州说明,让他确认下情况!”

王伦脸上露出相信的表情,他说:“那为何不早点对,抓你们过来的军官说明实情,那样便可以早点澄清误会啊!”

赵仲针说:“我们目的地便是这里,有军官的护送反而会更加的隐秘!”

王伦话题一转,很激动的说:“既然是京城来的,应该有苏校郎最新的消息和文章,不说出个一二,我便只能维持先前判定:你们是在说谎!”

赵仲针和沈迈的眼神都看向苏博约,苏博约一时不知所措,硬着头皮说:“他刚从河湟谷地返回,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要在朝堂上与各方势力周旋,哪里有时间去写文章!”

王伦拍着桌子说:“不行,肯定不对,苏校郎是举世皆知的天才,写文章如同我们吃饭般简单,你如此敷衍我,肯定是又准备说谎了!”

赵仲针这下看懂了王伦的心思,他拉着沈迈悄悄站到一边,苏博约还在努力的回忆自己的文章,沉默了一阵后说:“一路上,他肯定会构思一些文章,就是还没有加以润色,我有点耳闻,今日难得驿丞有如此雅兴,我便替他说一说了!”

王伦赶紧拿起纸笔,苏博约则背手踱步,在屋里来来回回的打转,同时口里一句接一句的说话,虽然偶有停顿,总归把一首律诗说完了。

王伦一览全文,行文气势的确是苏校郎的风格,但是用字和韵脚都不太讲究,有大家之风,但尚不能说是大家之作。

赵仲针见王伦不动声色,笑着说:“不要为难你的苏先生了!他临时想出来的诗篇已经很不错了,稍微再推敲一下,便可以流传于世!”

说完后,赵仲这便把自己的身份文牒送上,王伦见故意接近偶像的意图已经暴露,假装认真的看完文牒后说:“你们真的是中书派来的人啊!其实我早已收到知州的来信,因为要保密,所以只能这样试探一下!”

说完,王伦赶紧拥抱苏博约,放开后又拉住他的手说:“世子、校书郎、沈衙内,在有礼了!按两边约定,只能让军人护送到榷场外十里,之后你们便要独自去往萧国上京,听说那里的人茹毛饮血,衣不遮体,我真是担心啊!”

苏博约顺势把手收起,退一步说:“不碍事,我们只是去谈判,并不会打架!”

王伦赶紧向前,再次拉着苏博约的手说:“今晚到我家歇息吧!等下我会安排人打点好一切,明日便会有军队送你们上路。你们都放心,我家里有京城请来的厨娘、有萧国的山货、有雄州本地的白干美酒,绝对值得一回!”

苏博约已快招架不住,极力示意仲针拒绝,仲针会意后,几乎是同时和沈迈回答说:“走吧!盛情难却!”

王伦得到肯定的答复,高兴之情溢于言表,他拉着苏博约一路往外走。

沈迈和赵仲针跟在身后,看着苏博约尴尬的表情大笑,在两人心里,去萧国还是有一定风险的,不如此刻大家都轻松一下。

王伦的正妻,也就是前面被写上“休书”的伍氏,见到苏博约到来,开始还能皮笑肉不笑,但发现王伦有“散尽千金博一笑”的打算后,立马给起脸色。

赵仲针觉得此事也算由他引起,王伦又是个不错的驿丞,便告诉伍氏说:“我这是在给你夫君破除对苏先生(偶像)的迷信,当他发现对方也只是一个聪明且勤奋的普通人后,你们的感情便能回归正常!”

伍氏族明白过来,赶紧尽力配合好王伦进行宴会。会后,王伦果然在无人时对她说:“苏校郎的确是人才,不过不适合如佛像般供奉在台上,还是当个朋友更好!”

第二日,王伦跟随军队送到榷场十里外,临行前一再叮嘱,说萧人大多心直口快、不善斡旋,性格易怒,千万要掌握交流方法,同时还悄悄告诉仲针:传闻萧国皇帝年轻时到过京都,喜爱中原文化,说不定会知道苏博约大名,他们遇到危险情况时或许可以利用。

赵仲针点头答应,双方人员做完交接后,三人便在一群萧国人员的带领下,一路前往萧国皇帝所在地上京。

……

河湟谷地这边,受封大木国后,加之有新赞普名号的加持,让李立遵胆子越来越大,他已开启了一统河湟的进程。

河湟东面,由于温逋奇暂时也向赵氏(大木国君姓赵)称臣,不能撕破脸,李立遵只能先往西北地区发展。

沿着祁连山脉与昆仑山脉之间一线,几个月内,通过欺南陵温的劝说和装备精良骑兵的武力恐吓,角厮罗政权(李立遵对外称号角厮罗队伍)势力已越过青海湖,通过柴达木盆地,甚至越过阿尔金山到达了凉州地界(李国)。

李国皇帝拓拔昊,此时已经得到了大木皇帝的承认,但他敏锐的感觉到,这是木廷的援兵之计,尤其是看到木国扶持的角厮罗政权不断的壮大,无疑更加印证他的想法。

由于不打算兑现先前给萧人的承诺,眼下的拓拔昊必须先集中精力防备萧国的大军,目前形势下,只能通过计谋去阻止角厮罗政权的扩大,他派人把想法传达给了宰相赵德胜。

赵德胜这边也早就感觉到了角厮罗的威胁,经过反复的谋划后,也已准备好献上策反温逋奇的计谋。

两人一拍即合,便在夜幕下的黑水城王府内进行了一番交流。

拓拔昊听完拓拔昊的计划,用怀疑的口吻说:“温逋奇太过狡猾,怕不会上当。在我们已被木国承认后,他两边都讨好的话,反而能得到最大的利益。”

赵德胜说:“陛下有所不知,虽然道理简单,但妒火中烧真的会让人失去理智。”

拓拔昊思考一阵后说:“军师说说看,如何利用温逋奇的怒火?”

赵德胜凑近说:“大木的十万盐钞,便让李立遵如同添了一双翅膀,如果再加上李国、萧国、黄头回鹘三方的加持,你觉得温逋奇还坐的住吗?”

拓拔昊已经有些动摇,但还是说:“万一温逋奇怕死呢?举事不成的后果,他肯定明白!”

赵德胜笑着说:“请允许我说一个简单的事情:陛下和亲兄弟们,小时候一起入学社读书,那种情况最让你担心?”

拓拔昊回答说:“肯定是课业没有完成好,会被老师和父亲一起臭骂的。”

赵德胜微笑着说:“也对!但陛下没有完全听明白臣的讲述,最差的情况应该是你亲兄弟拔得头筹、你却连课业都无法完成,这样会让人心里有强烈的落差感!”

拓拔昊哈哈大笑:“好像是的!我还经历过几回,当时就恨不得把比我课业好的都杀掉!”

赵德胜说:“今天开始,对李立遵用天子的礼仪对待,让温逋奇产生强烈落差!再许之以宗室女,同时放出消息说萧国、回鹘也有联姻之意。我再派人借机怂恿,此事起码有九层把握!”

拓拔昊大笑,立马要下人端上最好的美酒,同时许诺:此事若成便要将赵德胜封为夏王。

……

赵仲明到达熙州后,便立马派人联系了欺南陵温,不过由于他一路跟随着李立遵北上打开商路通道,一直居无定所,所以信件来回的时效,也得不到保证。

考虑到现实的情况后,两人也不强求立马见面,只约定在军队凯旋时,相聚在宗哥城。

赵仲明住进了张永以前的府邸,他也刻意与舅舅曹伟保持着距离,出入都尽可能的多带护卫及随从,目的就是让人能随时掌握他的行程,明白他没有策反之心。

住了几个月后,赵仲明才终于收到欺南陵温确定见面的手书,信中写着:下个月月中在宗哥城一聚。

赵仲明心情大好,立马给周围的人告别,在与舅舅曹伟交待过后,便带上了二十个人往宗哥城进发。

此时萧、李二国预备联姻李立遵的消息已传遍青塘,尤其是李国使者,竟以天子的规格,给李立遵送上了厚重的和亲礼物,这点让温逋奇大感不爽,后来又有回鹘使者跟上,要为他们的公主说亲(李国授意),这下更让温逋奇觉得,河湟已经是李立遵的天下了!

一日,温逋奇叫来所有谋臣表明心意。大家都七嘴八舌,但无人能提出让他满意的答案。

散会后,温逋奇继续暗自神伤,一谋臣确认只剩二人后,上前表明心意说:“大王,我有一言,但又怕你觉得失了信义,只能现在说起!”

温逋奇回应说:“但说无妨,无论采纳与否,我都会赦你无罪!”

谋臣作揖说:“本人与李国的一个好友,暗地里一直有书信来往,请大王息怒,理解我是想为您留一条后路,李、木二国我们都是不好得罪的!”

温逋奇点头后,给了对方一杯酒说:“我其实略知一二,但从未与你计较,也是知道你的良苦用心。”

谋臣说:“李立遵之所以能如此势如破竹,主要还是有欺南陵温这位赞普加持,如果不能为我所用,不如去掉!”

温逋奇听后,大惊的说:“欺南陵温是亚陇觉阿王系后人,绝不可打这个主意!”

谋臣回应说:“大王误会了,我是说,假如李国派人把他抓住,对外宣布说请他去说法,实则软禁在延庆府,大王已拼死抵抗,谁又能讥之乎?”

温逋奇站起来回踱步,他一时也拿不准注意。

谋臣继续说:“大王,李立遵日后若是统一了河湟,我们这些下人,大不了更换一个主人就可以了,有何损失?但你就愿意屈居人下,拱手让出自己的地盘吗?”

温逋奇这才狠下心来说:“李国只要答应不伤害欺南陵温,我一切都可以配合,但若从中有不测,休怪我鱼死网破!”

……

赵仲明再次踏入河湟地界后,发现这里已经比前几月热闹许多,甚至已经有很多西域的商人来回经过。

他在与当地人的交谈中得知,大家都称赞李立遵是如伊尹(周朝名相)、姜尚(姜子牙)、狄仁杰(武唐名相)般的宰相。这可与先前的印象完全不同,一个人半年之内绝不可能有这样巨大的变化,在赵仲明看来,这肯定是欺南陵温的计谋。

在他到达宗哥城几日后,收到了一封曹伟送来的书信,大意是说温逋奇对于朝廷没有给与自己一个像样的册封仪式感到委屈,大木朝廷经过思虑后,已决定月底由赵仲明作为皇族代表,主持新的册封仪式,地点侧是在温逋奇地盘北部的三都谷。

赵仲明对于温逋奇此举,并没有多想,只觉得对方有点小家子气,以后都不想过多搭理此人,但现在既然已受到朝廷的指派,他肯定责无旁贷。

欺南陵温在返回宗哥城的路上,也收到了温逋奇的来信,信中温逋奇说他敬仰赞普的大德,希望册封仪式能有他的祈福加持,同时也替三都谷附近的百姓高兴,因为他们终于能有机会一睹赞普风采。

欺南陵温思考一阵后,暂时回避了此事,但李节已看在眼里,她看过信后说:“如果你要去,一定得带上我!如此就算对方要刁难你,也要顾及我爹爹三分。”

欺南陵温笑着说:“对我来说不过是换个地方传法,哪里存在什么刁难,不过你若要过去,还得经宰相同意,哪里可是温逋奇的地盘!”

李节有点气愤的说:“他现在正忙于迎娶李国公主,哪里有心思理我。”

欺南陵温说:“无论如何,你都应该尽一个子女的义务,请示后我们便一起去三都谷吧!”

李节觉得有理,便点头答应。

李立遵此时已回到了宗哥城,经过近半年的观察,他知道了欺南陵温绝非想象中容易控制。

欺南陵温有意让他贤相的名声传遍青塘,这其实是在给他舆论压力,而且李立遵心爱的女儿李节,在日常生活中,也时常站在欺南陵温一边,这点更让他气愤不已。

这日,有下人传报温逋奇要在三都谷举行册封大典,赞普也受邀在列。

李立遵听地名就觉得有问题,那里是三条河流的交汇之地,山峦叠嶂,河谷纵横,极易隐藏伏兵,思考前后便决定找个借口,不予出席。

恰好这时李节找来,李立遵也有话给女儿说,两人便一起在府内用起了晚餐。

李节对父亲接受和亲的事,进行了一番冷嘲热讽,李立遵则是怪女儿不懂国家的大事,不知道其中的利益考量。

李节见话不投机,便说了此行的目的:“父亲大人,欺南陵温若是参加三都谷的册封仪式,我一定随行!”

李立遵舍不得女儿,但又想把欺南陵温送走,故意生气的说:“你不准去,还没有嫁过去就开始袒护别人,爹爹白疼你十几年了!”

李节听后笑着说:“欺南陵温这个人充满智慧,和他在一起我真的很开心,如今人人都称赞你是新的禄东赞(吐蕃一代名相),爹爹不应该很满足吗?”

显然在女儿心中,李立遵也变成了赞普的陪衬,这无疑让他下定了决心,一定得把欺南陵温送走,于是站起下命令:“今日起李节禁足,没我的命令不准她外出。”

说完,便急步走出营帐,不敢多停留一刻,李立遵毕竟非常心痛这个女儿,生怕听到她的声音,从而心软……

小说《待大道花开》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点击阅读全文